竹筏帆船是台灣在世界航海文化的特色,同時諸多證據顯示竹筏帆船極可能是史前南島民族從華到台灣,從台灣到菲律賓的交通工具,且延續至二十世紀。但隨著二十世紀中葉的工業化,竹筏帆船已轉化為台灣特色的馬達動力塑膠管筏;隨之,人們使用自然材料製作竹筏與風帆的技藝、航海技術及對當地海洋地形、海流、潮流、季節風況及生態的知識也跟著不再傳承。為了搶救東海岸阿美族與自然海洋生態共存的海洋文化,南島社大自2003年起重建竹筏航海文化,並自2014年起重建竹筏帆船文化,經過十年努力,Torik(都歷部落)-Sanayasay(綠島)號竹筏帆船,終於在2023年6/21-22跨越黑潮,往返綠島。
歐洲人在十九世紀到達台灣,驚艷台灣沿海到處可見的竹筏帆船,留下許多老照片。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在1920年三月出版台灣專輯,以淡水河為拍攝地點,對竹筏帆船也有專頁的介紹。但如此場景,恐在淡水河消失近百年了。難到工業化後,傳統竹筏帆船已一無是處而沒有未來嗎?這數千年累積下來的文化在二十世紀就永遠消了失嗎?二十一世紀可能復活嗎?我們基於竹筏帆船在南島民族遷移史的重要性,以及原住民部落文化的未來性,二十多年來不斷拼湊、累積已碎裂的竹筏帆船航海文化,終於在今年大體恢復都歷部落的竹筏帆船文化。87歲的林學明頭目在十二、三歲時,曾與AMIS旮亙樂團少多宜.篩代的父親一起搭乘竹筏帆船從成功街道一帶的海岸往南航回部落,他對部落重建小時候的帆船文化特別感動。另外,該部落的東河國小阮文彬老師也剛以都歷部落的海洋文化通過博士論文口試,把珍貴的在地海洋文化經過調查研究與實作試驗加以傳承,期待更進一步發揚。
竹筏帆船是南島民族遷移的海上工具嗎?
我們認為竹筏帆船可能在新石器早期約六千年前的大坌坑文化,南島民族從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到台灣,乃至中、晚期由東南台灣帶著花蓮出土的台灣玉航向呂宋島、婆羅洲、中南半島的海上交通工具。所持理由,包括
一、截至二十世紀的竹筏帆船是台灣環海的常見航海工具,且有跨越台灣海峽的口傳歷史。
二、二十世紀的華南的內陸與越南的海岸仍有竹筏帆船,顯示不是台灣獨有。 三、根據劉益昌教授所說約二千年前帶著高溫技術到東海岸與北海岸的阿美族、葛瑪蘭族、巴賽人、凱達格蘭人(簡稱Sanayasay文化圈),經我們調查都有竹筏帆船文化。
四、竹筏帆船在南宋的竹筏帆船紀錄可能來自台灣,之後元、荷蘭文獻都有竹筏帆船,可見這是台灣「自古」就有的文化。
五、在舢舨船於十七世紀進入台灣後,一直到二十世紀中葉,竹筏仍是台灣海岸主要交通工具,可見其適地性。
六、竹筏帆船和舢舨船相較,雖然航速較慢,較脆弱、較不耐用,但造價較低、較輕、遇大風浪時較穩則是優勢。
為搶救地方海洋文化而航
台灣是海洋島國,海洋曾是眾多人利用人力與自然力維生的場域,竹筏帆船則是主要交通工具。台灣四面海域因自然地理、地質、地形、季風、季風流、潮流、黑潮等,每個海岸角落都有其生態特色,建構台灣極高的海洋生物多樣性;加上不同的在地原住民與近代貽民互動的結果,更產生各具特色的在地文化,成為多元海洋文化的一部分。在二十世紀中葉的工業化,大家為了提高生活品質,紛紛放棄傳統的竹筏帆船,改用機動船,難免流失千百年傳承的在地海洋文化。南島社大擬繼續與都歷部落、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合作,重新建造更優良的竹筏帆船,環島與各縣市社區大學或文史團體合作推動地方海洋學,敬請各界支持。
催生海洋文化法與海洋文化園區
2019年11月20日公告的《海洋基本法》第一條「為打造生態、安全、繁榮之優質海洋國家,維護國家海洋權益,提升國民海洋科學知識,深化多元海洋文化,創造健康海洋環境與促進資源永續,健全海洋產業發展,推動區域及國際海洋事務合作,特制定本法。」在深化多元海洋文化方面仍無專法推動,
此一與史前、當代、未來更密切的文化仍無具體行動。反觀文化部在2015年已有《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我們認為應該盡速建立有關搶救、調查、研究、傳承及發揚海洋文化的專法,讓各個海岸部落、漁村等有支持性計劃培力海岸社區重建海洋文化,例如我們在都歷部落重建竹筏帆船航海文化,也同時有碩博士論文的產出。從調查研究資料,顯示都歷部落的傳統海域到黑潮區的外圍,而傳承海洋文化不只需要海洋,還需培養刺竹、黃槿、榕樹、黃藤等各種製作材料。建議政府有計畫支持各海岸社區推動其邁向自主管理的海洋文化園區。
推廣在自然海岸的無動力海上休閒運動
面上面海教育下,台灣的海洋休閒運動逐漸開展。但傳統休閒遊艇與帆船既耗油排碳,也需要設置人工碼頭而破壞生態,竹筏帆船則可利用自然海岸,靠風力、海流、人力的交叉運用航行,此一帶有自然美感的台灣特色交通工具可能成為台灣海洋休閒運動的主流嗎?南島社大與都歷部落合作,預訂將Torik-Sanayasay號竹筏帆船在退役之前,在都歷部落的巴茲風岸(天空之境)提供遊客體驗,其待越做越好,成為方便、好玩、有智慧又環保的台灣特色海上休閒運動。
為Out of Taiwan航海募款
為了證明竹筏帆船可以跨島航海至澎湖、金門、馬祖,與那國島、呂宋島、婆羅洲,我們將繼續恢復南島祖先的航海智慧,不斷藉由新造與改良竹筏帆船與精進航海技術,向各界募款。我們將提供竹筏帆船體驗活動等,以感謝贊助我們圓夢的好友。
贊助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