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筏帆船啟航,串連黑潮文化圈

自由時報自由開講 2024/7/4 劉烱錫

東海岸阿美族人稱綠島為Sanayasay,有祖先來自南方sanasai傳說的族群包括位於宜蘭的噶瑪蘭人,北海岸的馬賽人,淡水河的凱達格蘭人與雷朗人,也有學者把日本的與那國島列入此一Sanayasay黑潮文化圈。東海岸的黑潮很強勁,主流區的時速多超過每小時3海浬,普及於台灣四周海岸的竹筏帆船可以是史前時代的黑潮帶交通工具嗎?

台東縣南島社區大學發展協會自2014年起與台東市馬蘭部落合作,重建已失落近百年的竹筏帆船文化,在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支持下,2017年終於可在東海岸航行。但阿美族各地的耆老告知,雖有祖先來自Sanayasay的傳說,但告誡不能航越黑潮(`elos)到那裡,以免危險。

CEGAW

2023年我們與竹筏帆船文化中斷僅約70年的成功鎮都歷部落合作,由操作過的頭目、耆老帶領中、壯年人使用傳統材料與工序製作,但為了航越黑潮,特將傳統風帆加約一倍大,使用在地的刺竹、長枝竹、黃藤、九芎、七里香、榕樹支柱根、山黃麻、桂竹、黃槿等材料製作船身、船墊、綁材、槳座、槳柱、船槳、插板、桅桿、風帆等,終於在7月22日取名Torik-Sanayasay號後下海試航。船員練習後,因東北季風開始盛行,直到今年才敲定6月21、22日挑戰航越黑潮、往返Sanayasay綠島。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